◎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薛城政协“提案创新”激活履职效能:从纸上建议到落地生根的嬗变
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一份份政协提案正从“纸上建议”变为推动发展的“实景图”。近年来,薛城区政协以机制创新为引擎,通过党政领导领办、双月协商、精准督办等组合拳,让提案工作成为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金钥匙”。特别是2025年全面推行的双月提案协商机制,更让这份“政协智慧”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生机。
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领办破解发展关键题
“要把委员的‘金点子’变成转型发展的‘施工图’。”这是薛城区委书记巴海峰在领办“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提案时的表态。2025年,该区将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制度推向纵深,区委书记、区长带头认领涉及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的重点提案,形成“提、办、督”闭环体系。
在巴海峰推动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案催生了薛城区产业生态的聚变效应正在显现。在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奥瑞金包装的智能制罐生产线效率领先国内同行8%,为青啤提供包装支持。集群效应带动营收突破30亿元,而奥瑞金同步投产的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项目,更开辟出增长新赛道。
这种“一把手”抓落实的机制,让提案办理跳出了“文来文往”的桎梏。区政协主席刘波介绍,2025年全区确定的24件重点提案中,16件由区级领导领办,8件由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带动解决了智能制造、营商环境等领域20余个瓶颈问题。
源头提质:从“数量优势”到“质量为王”的转型
“提案不是简单的‘意见箱’,而是精准建言的‘解码器’。”这是薛城区政协在提升提案质量上的共识。为让每份提案都“言之有物、行之有效”,该区构建起“培训+调研+审查”的全链条提案质量体系。
4月27日至28日,薛城区政协委员服务“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凝聚奋进之力,提升履职之能,以奋进的姿态写好“委员作业”、交出合格“履职答卷”。
2025年通过微信公众号征集到“老旧小区改造”“校园周边交通治理”“食品安全”等民生线索,为委员调研和撰写提案提供鲜活素材。
在审查环节,一套“四维评价体系”严格把关:选题契合度、调研深入度、建议可操作性、预期效益值,不符合标准的提案一律退回修改。2025年十届四次会议收到的214件提案中,156件通过审查立案,通过提案交办、领办、督办及部门办理,现已全部办复。
双月协商:让提案办理在阳光下“破冰”
4月的小沙河畔,一场特殊的“现场办公会”正在进行。部分政协委员,水利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晟汇集团负责人、工程施工方、沿岸居民代表沿着河道边走边议,就“管护机制”“生态修复”等问题直戳痛点。这是薛城区政协创新开展的双月提案协商活动现场,通过“实地视察+面对面交锋”,让提案办理从“会议室决策”走向“一线破题”。
紧随其后的枣庄西站环境整治协商会上,委员们带着前期拍摄的“卫生死角”“交通乱象”图片直问相关部门,迫使职能单位当场承诺整改时限;6月的涉企行政执法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吐槽的“多头检查”“重复执法”问题,区司法局催生了《涉企行政执法负面清单》的出台。
“双月协商不是‘茶话会’,而是要红脸出汗见实效。”区政协副主席姚三石介绍,协商活动实行“问题清单+责任认领+限时反馈”机制,成效显著。
全链条督办:给提案装上“追踪器”
“这件提案办理进度滞后,下周我们去现场督办。”在薛城区政协提案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梳理重点提案办理台账。为防止提案办理“雨过地皮湿”,该区建立起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委会跟踪督办、提案人参与评价的全链条督办机制。
2024年,区政协联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24家承办单位开展“登门督办”,推动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短缺、农村饮水安全等一批“硬骨头”问题。
在提案办理评价环节,实行“双向评议”:承办单位评价委员提案质量,提案人评价办理成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2024年提案办理反馈显示,委员满意度达95%。
从智能制造的“加速度”到小沙河的“清水绿岸”,从枣庄西站的“焕然一新”到企业门口的“阳光执法”,薛城区政协以提案工作创新为支点,撬动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正如刘波所言:“提案工作的生命力在于‘管用’,我们要让每一份提案都成为推动薛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让政协智慧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杨璐 谢清扬 刘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