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薛城房产网

【选调之声】冠你之名,我青春无悔——薛城区常庄镇张奕菲

2018/12/22 栏目:区市动态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七月邂逅,陌上花开。转眼间,我参加选调已三度春秋。三年的时光,1095个日日夜夜,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涟漪一片,浪花一朵。而对我来说,这三年的时光却是人生的起点和征途中的跋涉。


犹记得2015年的七月,沂水之滨,骄阳似火,选调之声,壮志凌云。“广阔基层,大有作为”“扎根基层谋发展,情系群众天地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带着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激动与骄傲,我正式踏上了选调生之路。




初识


慌乱中的乍见之欢




到常庄镇报到的第一天,镇党委领导给大家介绍:“这是咱们镇新来的选调生,分在六炉店村”。或许是心中渴望挑战的火种从未熄灭,或许是学生干部的情愫从未退淡,怀揣着激情与梦想,伴随着欣喜与好奇,开启了我的基层选调征程。





然而当我真正融入基层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辛苦与琐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年轻干部必须是个“多面手”,为了更快适应基层工作,我从端茶倒水擦桌子等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从服务员、记录员、跑腿员等普通角色扮演起。一年的时间,我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民情;与党员结对帮扶,结亲交友;办理发放老龄补贴,看望贫困老人;组织妇女儿童培训,帮扶就业。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献力献策,先后完成了村支部党建档案完善、三秋三夏防火、自来水设施修建、精准扶贫等工作。




熟悉


艰辛中的成长蜕变




2017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区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活动办公室轮岗,能到组织部门锻炼,心中倍感欣喜和激动,更充满了感谢和珍惜。初来乍到沟通衔接、文字材料都比较生硬,我感到了束手无策和空前的能力恐慌,于是我从摘抄笔记、背诵选段做起,“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埋头写材料是常态。犹记得第一次在省市报刊发表文章、第一次撰写材料得到领导认可……这些日子最清苦、最难忘、最快乐。







再后来,有幸参与组织开展全市“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和区级层面不同,市级的工作更追求精心精细,更讲究程序规范。小到一份文稿校对,大到一份综合材料的起草,我都以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去对待,力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繁忙且充实的工作节奏,让我在短短的时间里,理想有了升华、思想有了进步、能力有了提升。


回顾过往,当组工情怀碰撞青春梦想,我深深地感受到,用心用情、实干担当,融入所有的甘苦与忧乐,能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懈追求、砥砺奋斗,是我人生之幸;上下同欲、勠力同行,为了枣庄的建设和发展,能与同志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是我人生之福。





展望


平淡中的久处不厌




三年前,在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我追随内心的想法,成为了一名选调生;三年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深深爱上了这份值得奋斗的事业,也深深爱上了这片神奇的热土。我深知,唯有加倍努力、不断进取把握机遇,抓紧时间学本领、俯下身子做事情、沉下心来写文章,才能无愧于领导同事的信任培养,无愧于选调生的集体荣誉,无愧于组织事业的期许重托。





展望未来,平稳心态;峥嵘岁月,何惧风流。现如今,没有了当初手足无措的兴奋和激动,也自我消化掉无法言说的艰辛和委屈,我会带着坚不可摧的铠甲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带着从未减退的热血和谨小慎微的态度,与我的选调生角色久处不厌。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点击按钮后继续浏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