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举行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报告会
系统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破解核心难题,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跨学科育人方向,助力教师专业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11月21日下午,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特邀区教体局教研中心小学部主任刘娟作专题报告。刘主任以《赋能“五达标”:以课程领导力为抓手,擘画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方略》为题,为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指明新路径。学校全体干部、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到场学习,共汲新知。
报告中,刘娟主任首先围绕“六维驱动”核心体系,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系统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性,引发全体教师深度共鸣
六维驱动
”领航 锚定高质量育人方向
以“六维驱动”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精琢教学常规,夯实育人根基
课程是育人核心载体,刘娟主任强调,需聚焦价值引领力、系统建构力、实施创新力、评价改进力四大维度,推动教育领导者从“管理”向“引领”转变。通过明确“为何而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么样”核心问题,统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一体化设计,落地“教学评一致性”闭环,让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课堂实效。
精琢教学常规,夯实育人根基
针对教研提质难题,刘娟主任提出跨校跨界、项目驱动、数智赋能、教师成长生态圈四大教研改革模式。倡导打破学科与校际壁垒,以真实教学问题为导向,依托数字化资源库与协同平台,构建“诊断-方案-研讨-验证-迭代”的精准教研闭环,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改进与教师成长。
精琢教学常规,夯实育人根基
教学常规是质量保障的“压舱石”,需突破“重规范、轻效能”局限,聚焦备课精准化、课堂精细化、作业精致化。通过分层教学设计适配学生差异,以精准提问、即时反馈激活课堂互动,搭建基础巩固、能力拓展、创新挑战三级作业体系,实现教学从“规范”到“优质”的跨越。
赋能教师成长,筑牢发展核心
教师成长是教育提质的关键,需构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针对新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定制差异化成长路径。依托数字画像精准定位需求,搭建教研共同体、项目工作室等多元平台,推行发展性评价,营造信任容错、协同共享的成长氛围,助力教师成为自我引领的学习者与创新实践者。
淬炼评价体系,驱动持续改进
评价改革需实现从“评判”到“改进”、从“唯分数”到“育全人”的转变,构建“五育并举”综合评价指标库。通过多元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方法、精准数据反馈,形成“教学-评价-反馈-优化”闭环,让评价成为师生成长的“导航仪”而非“终点站”。
融创成长生态,赋能全面发展
以“融合”与“创新”为核心,打破学科、时空、资源边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成长新生态。通过开发跨学科课程、打造泛在学习空间、深化家校社协同,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与未来竞争力培养,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
跨学科融合赋能,拓宽协调育人新路径
之后,刘娟主任围绕跨学科学习展开解读,点明跨学科育人的核心价值、实践要点与推进策略,为学校跨学科教学实践指明方向。
刘娟主任指出,跨学科学习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战略支点。实践中,需立足真实生活情境、社会热点或学科核心问题设计学习载体,可通过主题式、问题式、项目式学习实现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避免学科知识简单堆砌。同时,她结合小学阶段学科特点,建议学校优先选择与现实关联紧密、结构相对松散的学科开展跨学科尝试,从无压力的学科对话、优质案例借鉴入手,逐步培育跨学科协作文化,稳步推进跨学科教学落地。
深学细悟促提升,笃行实干谋发展
聆听报告过程中,全体教师认真记录、深入思考,围绕报告核心内容与教学实际展开即时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指导兼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既深化了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认知,明晰了六维驱动理念的实践方法,也理清了跨学科育人的推进思路,收获颇丰、启发深刻。
刘主任的报告立意高远、理念前沿、策略清晰,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下一步,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将牢记育人初心,切实把专家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强化课程领导力为核心,以深化跨学科学习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奋力开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